导赤散[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]
导赤散的功效与作用
导赤散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方药,最早期用于小儿药证之间,是用于治疗小孩心火比较亢盛、心经火热、下移小肠导致的小便红、黄、赤。导赤散由生干地黄、木通、甘草(生)等分组成,具有清热利水、通淋止痛的功效。可用于治疗心经内虚、邪热相乘所致的心烦闷小便赤涩淋痛等症状。导赤散的另一配方包含当归、白芍、生地、川芎、甘草、半夏、陈皮、白茯苓、樗白皮、青黛和滑石。该方主要用于治疗赤浊。导赤散,中医方剂名。为清热剂,具有清脏腑热,清心养阴,利水通淋之功效。主治心经火热证。心胸烦热,口渴面赤,意欲冷饮,以及口舌生疮;或心热移于小肠,小便赤涩刺痛,舌红,脉数。临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、鹅口疮、小儿夜啼等心经有热者。:B导赤散组成为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各10g竹叶3g。功效:清心养阴,利水通淋。主治:心经热盛,下移小肠证症见心烦,面赤,口渴喜冷饮,口舌生疮,小便短赤涩痛,舌红,脉数。故此题应选C。导赤散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的一种常用方剂,主要用于治疗心经火热证。方中以生地黄为主要君药,其甘寒之性可凉血滋阴,用于制约心火;木通作为另一君药,苦寒之性上清心经之火,下导小肠之热,与生地黄相配,既能滋阴制火又不致邪气留滞,还能利水通淋,而不伤阴。
导赤散方解
导赤散的四味药物协同作用,旨在清热、利水、养阴,以达到全面平衡和治疗体内热盛、小便异常的症候。心经火热证。心与小肠相表里,所以心火可下移到小肠,可用导赤散治疗,小肠有热可见尿痛、舌红、心烦、口渴、面赤。导赤散:生地黄15木通9甘草梢6竹叶6用法:水煎服,或前三味为末,每服9克,入竹叶煎服.功用:清心利水。临床应用:本方上清心火,下利小便,以口舌生疮或小便短赤涩痛,面赤,舌尖红,脉数为辩证要点。枇杷清肺饮肺风酒刺。导赤散:导赤生地与木通,草梢竹叶四般功。口糜淋痛小肠火,引热同归小便中。导赤木通生地黄,草梢煎加竹叶尝。清心利水又养阴,心经火热移小肠。方药①:导赤散、犀角地黄汤加减生地20~30g,木通6~9g,生甘草梢3g,竹叶9g,犀角3g(水牛角30g代之),生地黄30g,白芍12g,丹皮9g。症状:夜间啼哭,哭声洪亮,见灯光更甚,面红耳赤,大便干结,小便浑浊,舌尖红,苔薄黄,指纹紫滞。方剂:导赤散加减来源:《小儿药证直诀》组成:生地黄10克,竹叶10克,木通10克,生甘草梢10克。功效:清心泄热,导赤除烦。用法: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导赤散附注
从药物组合看,导赤散选用生地和木通,甘寒与苦寒相配合,以滋阴利水为主,既能清热而不伤及脾胃,又能利水而不耗损阴液,这与小儿体质易变、治法需兼顾虚实的特点相吻合。因此,《医宗金鉴》以“水虚火不实”五个字来概括导赤散的适应症,相当准确地揭示了其治疗原理和适用范围。3组成木通、麦甘草、栀子仁(酒炒)。4主治小儿痘疹发热,心烦啼哭。5麦冬导赤散的用法用量灯心为引,水煎服。6附注麦门冬导赤汤(《痘疹全书》卷上)。3《观聚方要补》卷十引《局方》1组成导赤散加防风。2主治小儿初惊。3附注《朱氏集验方》本方用法:每服三钱,水1盏,竹叶少许同煎。古籍中的防风导赤散《婴童百问》:[卷之惊风第二十问证用之。附方清心莲子饮组成黄芩、麦地骨皮、车前子、甘草、石莲肉、白茯苓、黄芪、人参。功用清心火,益气阴,止淋浊。主治心火偏旺,气阴两虚,湿热下注证。遗精淋浊,血崩带下,遇劳则发;或肾阴不足,口燥咽干,烦躁发热。6《金鉴》卷四十二1方名泻心导赤散2组成生地、木通、黄连、甘草梢。3主治口疮糜烂,泄泻。吐舌,面红烦渴,尿赤涩。4泻心导赤散的用法用量滚汤淬服之。5附注本方加灯心为引,水煎服,名“泻心导赤汤”(见原书卷五
导赤散临床应用
导赤散是临床治疗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,它体现了清热、利水、养阴的基本治疗原则。其主要适用于心胸烦热、口渴、口舌生疮以及小便赤涩、舌红脉数等症状。在《小儿药证直诀》中,导赤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心热,但未涉及心火移至小肠的情况。 超速离心法,这是目前外泌体提取常用的方法。此种方法得到的外泌体量多,但是纯度不足,电镜鉴定时发现外泌体聚集成块,由于微泡和外泌体没有非常统一的鉴定标准,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此种方法得到的是微泡不是外泌体。过滤离心,这种操作简单、省时,不影响外泌体的生物活性,但同样存在纯度不足的问题。密度梯度离心法,用此种方法分离到的外泌体纯度高,但是前期准备工作繁杂,耗时,量少。导赤丸的药物组成与古方导赤散相比变动很大,清心降火之力更强。临床常用治口腔炎、尿道炎、急慢性肾盂肾炎,亦可用于泌尿系结石、泌尿系结核等疾患。应用:适用于下焦湿热证而临床症状较轻者。导赤散组成:生地黄、木通、竹叶、生甘草梢。功效:清心养阴,利尿通淋。应用:主治热淋属心经热盛者。小蓟饮子组成:生地黄、小蓟、滑石、木通、蒲黄、藕节、淡竹叶、当归、山栀子、炙甘草。功效:凉血止血,利水通淋。
感谢您的阅读!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,请随时告诉我们。
- 上一篇:太原靠什么支撑高房价